“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系列”叢書:總結教育治理的全球經驗 探索教育強國的中國路徑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車輪驅動著全球化、新工業化、生態化、智能化和數據化時代滾滾向前,對教育發展變革,尤其是教育治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比如,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核心素養培養、教育與經濟同步發展、教育與創新等,成為具有全球性特質的難題。在這一背景下,探討全球教育治理的共性、特性、規律和趨勢,進而探索出建設教育強國的中國路徑,思考中國在參與全球教育治理中如何贏得更多的國際話語權,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國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規劃教育學重大招標課題“建設教育強國的國際經驗與中國路徑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和2017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系列”叢書由湖北教育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叢書完整清晰地展示出全球教育治理的面貌及其基本特征,總結了中國教育治理的成效以及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獲得的經驗與啟示,集全球性、系統性、前沿性、前瞻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叢書包括《全球教育治理研究導論》《中國教育治理研究》《美國教育治理研究》《英國教育治理研究》《德國教育治理研究》《日本教育治理研究》《俄羅斯教育治理研究》《加拿大教育治理研究》《印度教育治理研究》《南非教育治理研究》等10卷,由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任主編,各分卷作者均是國內外教育界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和學者。其研究成果代表了教育治理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
“全球教育治理是指主權國家、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等行為主體,通過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安排,運用參與、對話、協商、談判等形式,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共同管理國際教育公共事務,以應對共同面臨的時代挑戰,達到全球范圍內的好的治理效果。”周洪宇說,“我們希望通過開展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為讀者提供一個了解全球教育治理的窗口,通過‘出思想,出人才,出產品,出效益’,真正發揮學術研究的作用,推動中國的教育改革和發展,推進中國的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乃至促進全球教育治理理念、結構與體系的變革。”
叢書特色
全球性 叢書從全球化的背景出發,堅持“全球視野,中國立場,問題導向,專業研究”的研究原則,對全球范圍內具有代表性的國際組織,教育智庫,教育強國、大國及新興發展中國家在教育治理方面的經驗教訓進行梳理總結。
系統性 叢書有總有分,總分結合,以分為主,兼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中,《全球教育治理研究導論》研究全球教育治理的基本理論,介紹重要的國際組織、知名智庫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的理論及其實踐。其他各冊以國家層面為主,同時兼顧次國家層面,對全球重要國家的教育治理實踐、理論及經驗進行全面的系統性研究。
前沿性 叢書是我國第一部全球教育治理研究叢書,具有開創性和引領性。全球教育治理理論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一種新型教育治理理論。叢書總結了民族國家、國際組織等行為主題教育治理的背景與由來、體系與結構、機制與特征、成效與問題、經驗與教訓、趨勢與前景等。
前瞻性 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是中國由教育大國走向教育強國的必由之路。叢書對全球教育治理的趨勢做出前瞻性分析,并在總結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及其他行為主體的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的行動建議及推動全球教育治理的中國方案。
實用性 叢書結合教育實踐案例,深入淺出地剖析了教育治理的理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助于教育研究者、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實踐者、教育學習者了解全球教育治理的最新動態,完整把握中國教育治理的脈絡,明確當前教育治理的思路。
專家點評
揭示教育治理發展路徑 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建設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 顧明遠
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現今,中國教育到了從數量發展到質量提高的轉折點,現代教育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和重點是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而不公平的原因是質量不均衡,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唯有立足中國大地,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建設現代教育治理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人才支撐,才能有效應對錯綜復雜的挑戰,穩步提升教育質量,逐步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
“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系列”叢書本著研究為實踐服務的宗旨,對當今多個教育現代化大國、強國進行了深入剖析,探索教育治理的發展過程,總結規律,特別是揭示了各國立足自身國情、堅持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育發展道路,不懈完善制度設計、不斷提升治理能力的努力,尤為可貴,可為當今中國教育治理現代化建設提供經驗和借鑒。
借鑒國外經驗 在全球教育治理領域貢獻中國智慧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張力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處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教育事業,對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開啟了教育治理現代化新征程。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圍繞開創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提出“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參與國際教育規則、標準、評價體系的研究制定”等新的更高要求。為深入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決策,近期,周洪宇教授主編了“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系列”叢書,作為國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規劃教育學重大招標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及時公布,非常必要。
周洪宇教授主編的叢書,總結了我國教育治理現代化制度建設和體制改革的新進展,重點梳理了若干國際組織和知名智庫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的方式及成效,選擇分析了部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教育治理的機制模式。我相信這套叢書可為我國政府、學校和社會各界借鑒國外教育治理經驗提供很有意義的參考,也期望周洪宇教授和團隊堅持不懈地為推進我國教育治理現代化建言獻策,并在全球教育治理領域貢獻中國樣本和中國智慧。
了解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窗口
□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 楊銀付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關鍵時期,必須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下更大功夫。教育方面也是如此。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和終身學習的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梯次發展,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博弈,深刻改變著人類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令全球教育治理的理念、規則、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作為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如何有效進行教育治理,提高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的效能是中國教育界應明晰的兩個重大問題。
由周洪宇教授主編的“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系列”叢書,以教育治理為切入點,本著“全球視野,中國本位,問題導向,專業研究”的研究原則,厘清了治理、教育治理、全球教育治理的概念,梳理了多個典型國家的教育治理經驗,總結出全球教育治理的共性、個性及規律,清晰地展示了全球教育治理的現狀及特征,為教育政策研究者和教育實踐工作者提供了了解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窗口。這項研究對我國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對促進全球教育治理理念、結構與體系的變革,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多元視角看教育治理 更加科學有新意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楊東平
通覽“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系列”叢書,該叢書在對治理進行定義時,多有新意。例如,認為治理主體不僅僅有政府,還有社會組織、市場、利益群體和公民個人等,與傳統由政府包攬公共事務的方式完全不同,具有一種多元性。其研究視野更為開放,表達觀點更加科學。在關于政府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研究中,作者集中關注的兩個關鍵之處,是構建新型政社關系和新型政校關系。這也是政府治理能力科學化和民主化建設的主要方向。政府應該通過簡政放權、“管辦評”分離、購買服務和委托管理等方式,從地方、市場、社會組織、學校等可以做好的事情中退出來,改變包攬過多、權力過于集中等弊端,建立起科學、民主、高效的治理體系。
視通萬里 實現教育善治的目標
□北京開放大學校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 褚宏啟
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背景下,實現我國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已經成為當前緊要而現實的問題。教育治理的直接目標是教育善治,而衡量教育善治與否一般有多個標準。“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系列”叢書對中國及國外教育治理中的參與度、透明度、自由度、秩序、效率、法治、問責、公平等問題都有所涉及,對于推進我國教育治理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進展、推動我國教育善治意義重大。總體來看,這套叢書立足于各國教育領域的治理實踐,綜論全球教育治理理論與具體進程,體現了其“全球視野,中國本位,問題導向,專業研究”的研究原則,是進行深入研究、精思衡論的大成之作。
總結并借鑒其他國家教育治理的經驗,吸取其教訓,對于建構我國教育治理現代化體系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如發達國家普遍重視社會組織在教育治理中的作用,而在我國與教育有關的社會組織的發育還比較稚弱,參與教育治理的程度比較低。又如興起于西方國家的智庫理念,充分體現了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和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這些都是全球視野之下,其他國家在教育治理乃至整個治理領域的寶貴經驗,值得我們認真學習。而一些國家在教育治理進程中走過的彎路,更是我們進行教育治理的有益警示。
視通萬里,為今資治,是我們對于這套叢書的期許。本叢書的出版,一定會助力我們建設更加完善的中國特色教育治理體系,推進教育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最終走向教育善治。
認清世界教育整體態勢 構建現代教育治理體系
□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所長、特聘教授 孫綿濤
“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系列”叢書在構建教育治理體系的基礎上,以全球視野、中國本位為立足點,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示教育治理體系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及運行方式,系統地總結了次國家層面、國家層面、超國家層面研究教育治理的理論與實踐。同時,創新性地提出了教育治理的三個特點:
互動性 此叢書中體現的教育治理體系不同于“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是“政府、學校、社會”三個主體平等、合作地處理教育的公共事務,政府是教育的舉辦者、學校是教育的實施者、社會是教育的支持者和制約者。這三個主體成為教育治理的參與者,權威不被政府所壟斷,教育治理不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而是一個各主體上下互動的過程。
協調性 教育治理的內容是對教育的利益相關方進行協調的過程,協調好學校、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協調各級各類教育的關系,協調教育活動、教育體制、教育機制和教育觀念的關系。協調學校、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是教育治理內容的主軸,總的要求是政府對學校實行“管辦評”分離。
約束性 教育治理要求全球開放、平等與合作,這一過程不可能是一個絕對開放和自由的過程,而應是一個開放與約束的對立與統一的過程。依據法律和法規來約束治理,強調做到以法治教、以章治校。